成都市工商局干部在糖酒会上指导参展商如何使用和保护涉外商标。|成都市工商局干部在田间地头调研地理标志商标使用情况。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四川省成都市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和四川省工商局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实施商标战略,建设品牌成都”作为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重要抓手,以“增强意识、科学管理、有效运用、依法保护”为重点,建立健全商标培育注册、管理运用和维权保护长效机制,大力推动商标事业发展并取得成效。截至目前,成都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4.7万件,每百户市场主体拥有有效注册商标14.3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实施商标战略的联动合力
成都市政府建立了以实施商标战略为主要内容的推进品牌战略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市工商局局长兼任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各区(市、县)政府和16个相关市级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成都市把商标战略实施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专项目标管理和市财政年度预算保障体系,从而将商标战略实施工作由工商部门层面提升为政府主导层面,形成了部门统筹融合、区(市、县)同频共振的商标工作新格局。
为适应工商分级管理和机构改革的新变化,成都市政府在加强工商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区(市、县)商标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有效防止商标战略实施工作受到影响和削弱。各区(市、县)继续巩固并发挥品牌战略联席会议制度的平台作用,强化组织保障,实行目标管理,将商标战略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工作细则及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为进一步深化商标战略实施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成都市注重推动商标战略实施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建立完善政策协调共享机制,在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中都涉及商标内容。
成都市积极开展商标战略实施专题调研,先后编制了《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城市品牌发展研究》《历史文化公共品牌保护发展规划》《工业园区品牌战略研究》《成都市产区品牌发展战略》《企业品牌战略指南》等课题报告,为科学实施商标战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成都市还自主开发建成覆盖全市市场主体、与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相对接的品牌管理信息化系统,为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成都市自2011年起按年度编撰《成都品牌战略发展报告(白皮书)》,对全市商标战略实施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由市政府新闻办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发布。
突出关键环节,构建实施商标战略的整体格局
2011年,成都市出台了《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品牌战略工作实施意见》,把工业园区作为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工业主管部门及园区管委会的职能作用,园区品牌工作站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示范企业、示范基地、示范区(市、县)创建工作,促进高端品牌集群成长;把主业突出、带动力强的骨干型龙头企业作为高端品牌培育对象,把细分市场大、技术优势明显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作为品牌培育基础,分层分类给予政策支持与服务指导,通过采取重点走访、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做好跟踪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完善品牌梯级培育体系。自推进商标战略实施进园区以来,成都工业园区有效注册商标年均增幅达17.9%,高于全市增幅7个百分点,累计达2.31万件。
成都市加强商标行政指导和扶持,引导企业加强商标管理,运用品牌扩大规模、开拓市场。该市指导搭建品牌营销平台,组织知名商标企业参加高端展会、开展电子商务营销,并给予补贴支持,通过电商平台对蒲江雀舌、猕猴桃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仓储、物流、营销进行全链整合,有效促进了异地市场拓展;搭建品牌宣传平台,利用成都信用信息网、市政府采购网等网络平台,开设品牌企业及名优产品展示专栏,拓宽了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的宣传、展示渠道;搭建知识产权融资平台,支持商标资本化运作。
成都市还积极健全行政执法部门协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跨区域保护协作、政企互动打假等长效机制,以保护驰(著)名商标、涉外商标为重点,加强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监管执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近两年,成都市工商系统共查处商标侵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532件,涉案金额2710万元,其中包括涉外商标专用权案件65件;没收、销毁侵权商品3.7万件、商标标识8.4万件。该局积极探索网络商标维权,运用信用监管方式突破网络案件取证难、执行难的瓶颈,严厉查处了一批涉网案件。同时,该局紧密结合城市品牌建设,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商标保护,申请注册商标达2000多件。
实现量增质优,彰显实施商标战略的重大效用
商标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力促进了成都企业品牌意识的增强。2014年,成都市新增注册商标25824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4.73件,同比增长17.99%。新注册商标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产业分布情况来看,第二产业新增13133件,增量居首,占增量的50.9%;二是从商标申请的类别来看,商贸流通、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和餐饮住宿类商标居前4位,分别占增量的13.7%、10.6%、6.3%和6.2%;三是服务商标申请呈上升态势,新申请服务商标9712件,同比增长57.6%,其中商务服务、娱乐服务、科技服务和金融保险行业的申请量居前。
随着推进实施商标战略,成都企业品牌效益逐步凸显,商标品牌成为支撑成都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力量。2014年,东方电气、新都化工、光明光电、全友家私、科伦药业等14家知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都超过10亿元,新筑路桥、光明光电等知名企业迅速成长为所在行业的亚洲“单打冠军”。
成都市还大力推动品牌建设与历史文化、旅游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城市公共品牌注册保护和使用工作的衔接与融合,积极梳理文化、旅游、历史等城市公共品牌资源并纳入商标保护,对青城山、金沙太阳神鸟、蜀都绣娘等申请商标注册保护2000余件。围绕“成都?都成”城市总体形象,该市参与“2014伦敦成都周”城市推介活动,举办“魅力成都,熊猫故乡”图片展,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开展成都旅游形象宣传,在国内主流媒体开设《外企投资中国首选成都》专栏,有效提升了品牌城市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品牌建设与品牌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具有丰富成都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得到有效塑造和推广,为提升“成都造”品牌竞争力和“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